近日,國際電信聯盟(ITU)2021年AI for Good峰會系列活動——AI Empowering Industry Potential(人工智能,激發行業潛能)網絡研討會開幕式在線舉行。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人工智能與智慧運營中心總經理馮俊蘭博士發表題為《AI for5G, 5G for AI》的主題演講,分享中國移動對通信網絡與AI技術融合創新的思考與實踐。
5G+AI:改變行業格局的顛覆性技術
5G網絡具備高體系性、高復雜性、超大規模、高可靠性、高動態性的特點,運營運維成本居高不下?,F階段的AI技術已具備廣泛的智能化、靈活性和閉環等特點,但在通信網絡領域面臨因為研發與部署成本高企造成的落地應用瓶頸。
馮俊蘭認為,5G的商用部署可以推動AI技術的應用,AI的引入亦可加速5G的發展。二者的的互融互促,將為產業賦能,產生良性的資本循環,是現今網絡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將AI技術與通信網絡的硬件、軟件、系統、流程等深度融合,利用AI技術助力通信網絡運營流程智能化,實現提質、增效、降本,使能業務敏捷創新,推動構建智慧網絡。
AI for 5G:AI為5G應用注智賦能
在引入AI技術降低運營運維環節的復雜性和人工成本方面,中國移動已經探索實踐,如:性能下降根因分析、語音質量評估、5G基站節能、智能MIMO優化等諸多應用,均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馮俊蘭指出,當前5G智能網絡需要核心算法的創新、亟待AI與工程實踐的優化集成。將AI引入網絡并實現規模效益是一個長期過程,將經歷“點、線、面、體”的演進路線,此歷程需要匯聚產業合力。中國移動于2021年7月發布了《中國移動自動駕駛網絡白皮書》,計劃在2025年達到網絡自動駕駛水平L4級整體目標。
5G for AI:5G為AI落地提供場景
除emBB, URLLC和mMTC之外,提供智能計算和服務也是5G的重要場景。網絡演進的核心需要網絡和計算相互感知,高度協同,將泛在計算互聯,提高資源利用率。
面向計算機網絡融合演進的需求,中國移動提出并主導了算力感知網絡CAN(Computing-Aware Networking)、計算優先網絡CFN(Computing First Networking)等國際標準。
智慧網絡開放創新平臺:激發行業活力
最后,馮俊蘭介紹分享了中國移動正在積極建設的“智慧網絡”開放創新平臺。該平臺基于中國移動自主研發的“九天”AI平臺,提供數據、試驗環境和網絡知識等智能資源,以及算子、AI模型和能力、應用/服務五個層級,及其配套的測評服務,致力于促進AI與5G的有機融合,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通信網絡中的落地,激發產業界創新活力。
ITU-T AI for Good 峰會
ITU受聯合國委托開展的系列活動,旨在通過AI技術造福人類,探索其實際應用,拓展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方案,加速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自2017年以來,每年邀請全球頂級AI專家分享在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應用實踐與產業洞察。此次AI Empowering Industry Potential(人工智能,激發行業潛能)系列網絡研討會的首場會議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中興通訊副總裁、無線標準總經理王欣暉,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馮俊蘭博士共同探討人工智能賦能行業轉型的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