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市場研究公司Omdia的最新報告稱,網絡切片對于電信行業來說并不是一個新概念。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切片的真正潛在價值正在被挖掘出來。不過,電信行業的生態系統參與者,包括通信服務提供商(CSP)和供應商,在達成一些公認的、強大的、令人信服的端到端網絡切片技術經濟定價模型方面不是很成功。
網絡切片定價
盡管衍生了成熟的SDN和NFVI技術能力,但行業仍然沒有構思出關于網絡切片合適的收費模式。另一方面,在批發層面上,老牌CSP們似乎決心將網絡切片作為主要銷售工具出售給許多ISP、移動虛擬網絡運營商(MVNO)和企業垂直市場。然而,Omdia在CSP中觀察到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在提供基于切片的服務水平協議時,CSP的RAN、傳輸網和核心網團隊之間缺乏相互協議,無法對各部分網絡的使用進行收費。作為RAN和核心網之間所有企業和消費者流量的廣泛傳輸和連接橋梁的所有者,傳輸網團隊似乎也對針對不同流量服務質量而部署的IP路由器的切片能力的具體收費模式感到困惑。
網絡切片收費模式的行業熱點問題
然而,在進行深入分析后,許多利益相關者仍在討論以下問題。
·端到端網絡切片跨域(包括RAN、傳輸網、核心網)如何計費?
·離散切片要求是什么?為什么整體切片被視為內建5G能力,而不是單獨的服務?
·CSP內部RAN、傳輸網和核心網團隊之間在收費模式上缺乏相互協議,這是否仍是一個絆腳石?
·如果垂直領域企業希望建設自己的5G專網,而不是依賴于CSP的網絡,那么CSP的網絡還有多少切片需求呢?
·如果電信供應商不是基于網絡切片來銷售他們的設備,CSP如何在整體資本支出中考慮切片成本?
·CSP如何向供應商支付端到端網絡切片能力和生命周期管理的費用?
·CSP如何針對不同的切片能力向垂直業務收費?
·供應商如何定位他們在網絡切片產品組合背后的商業思維?
·在建立面向CSP的網絡切片業務模式方面,您會給供應商什么建議?
·在供應商與CSP的合作中,哪些定價指標對雙贏局面具有邏輯意義?(按切片類型、用例和編排網絡元素收費)
分析師觀點
在Omdia高級首席分析師Sameer Ashfaq Malik看來,以下是一些重要參數,有助于在評估和進行網絡切片的整體定價和技術經濟建模時,從傳輸網的角度計算每個服務切片的成本:
·切片類型——基于垂直領域和消費者服務類型及帶寬需求;
·每個用戶或垂直業務對延遲敏感的應用的吞吐量水平;
·每個切片的用戶數;
·每個切片每個用戶的生命周期;
·每個切片所需的服務鏈接特性;
·跨域編排成本;
·IP傳輸設備的成本。
對于行業提出的問題,有兩個方面的答案,讀者可能會因為意見、理解和商業實踐而產生不同意見。
供應商角度的直接成本:供應商確實沒有單獨收取網絡切片費用。但是,如果我們查看一些Tier 1供應商,會發現,他們將網絡切片作為其整體5G傳輸設備戰略的關鍵驅動因素。Tier 1供應商正試圖通過升級其產品軟件和硬件電路及芯片組,在與CSP的直接合作中通過網絡切片獲利;一個很好的例子是,通過在傳輸網IP路由器的背板上增加一個新的物理端口,從而在硬件層面引入FlexE。另一方面,CSP出售他們的網絡切片能力,并最終與垂直企業或特定于消費者服務要求的KPI綁定在一起。
因此,傳輸網絡切片的成本包含在購買5G傳輸設備的資本支出當中,因為現在沒有人確定每個網絡的網絡切片的確切離散需求。因此,來自供應商的網絡切片的總價格被匯總在資本支出成本當中。然而,如果垂直業務不需要動態切片而只專注于靜態切片,那么CSP應該能夠為復雜的5G傳輸設備投入大量資本支出。
CSP角度的間接成本:切片收費模式的間接成本將基于服務菜單目錄,更適合在CSP和垂直企業之間實施。CSP專門設計了他們的網絡,以滿足其企業垂直市場和VIP消費者的要求,并相應地確定了定價。以港口起重機運營商為例,他們需要非常專業的延遲敏感網絡,因此切片需求非常高。因此,港口起重機運營商愿意向CSP支付大筆費用,作為回報,他們希望CSP提供專門的服務保證。然而,對于其他垂直行業來說并非如此,因為并不是所有的垂直行業都有如此嚴格的服務要求。
擁有一個服務目錄,然后根據企業的需求構建網絡,其中存在的問題是基礎設施的覆蓋范圍不足。因此,現在垂直企業最好在供應商的幫助下嘗試直接構建自己的5G專網,而不是等待他們從CSP的網絡切片中獲得何種性能。建設5G專網的成本更高一些,但在控制、可信度和性能指標方面更好。
【注:Omdia由Informa Tech的研究部門(Ovum、Heavy Reading和Tractica)與收購的IHS Markit技術研究部門合并而成,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技術研究機構?!?艾斯)